<p><font size="5"><strong>三种行之有效的投资法</strong></font></p><p><br/>1、 分期购入法 </p><p> 如果你做好了长期投资基金的准备,同时又有一笔相当数额的稳定资金,不妨采用分期购入法进行基金的投资。这种方法是每隔一段固定的时间(月、季或半年),以固定等额的资金去购买一定数量的基金单位。该方法的功能是在一定时期内分散了投资基金以较高的价格认购的风险,长期下来,就总体上降低了购买每个基金单位的平均成本。假如你每月定期买入1000元的某基金,而该基金在连续6个月的升跌幅度如下: </p><p><br/>月份 单位价格 <br/>认购单位数<br/>1 50 20<br/>2 <br/>30 33<br/>3 20 50<br/>4 40 <br/>25<br/>5 60 17<br/>6 80 <br/>12<br/>总数 <br/>157</p><p> 如果你能在最低20元时一次性6000元买入这基金,收益最为可观。实际情形是你没有选择这个最好的价钱购入,而是采用了较为保险的定期认购法,把平均成本控制在每一基金单位38.2元的水平,比6个月的平均价格成本每一基金单位46.7元便宜8.5元。有经验的投资者都能避免孤注一掷,不至于将全部资金买了最高价格的基金。</p><p> 2、定期赎回法 </p><p> 投资基金时,买卖方法是因人而异的。有人看好行情就会把钱全投进去,反之就全盘撤出;有人则分期购进,定期赎回。实践证明,后者比前者更胜一筹。因为是在不同的价位上赎回,既减少了时间性的风险,又避免了在低价位时无可奈何地斩仓,尤其适合一些退休老人,定期支付生活费之用。该办法是一次性认购或分期投资某一基金,在一段时间后,开始每月乎出部分基金单位,投资者便可每月收到一笔现金。</p><p> 3、 固定比例投资法 </p><p> 该办法是将一笔资金按固定的比例分散买进几只不同种类的基金,当某只基金价格飚升后,就补进这只低成本的基金单位,从而使原定的投资比例保持不变。这样不仅可以分散投资成本,抵御投资风险,还能见好就收,不至于因某只基金表现欠佳或过度奢望价格会进一步上升而使到手的收益成为泡影或使投资额大幅度上升。例如,你决定分别把50%、35%和15%的资金各自买进股票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当股市大涨时,设定股票增值后投资比例上升了20%,你便可以卖掉20%的股票基金,使股票基金的投资仍维持50%不变,或者追加投资买进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使他们的投资比例也各自上升20%,从而保持你原有的投资比例。如果股票基金下跌,你就可以购进一定比例的股票基金或卖掉部分等比例的债券基金和货币市场基金,恢复原有的投资比例。当然,这种投资策略并不是经常性地一有变化就调整,有经验的投资者大致遵循这样一个准则:每隔三个月或半年才调整一次投资组合的比例,股票基金上涨20%就卖掉一部分,跌25%就增加投资。</p><p></p><p><br/><font size="5"><strong>投资基金怎样为你带来收益</strong></font></p><p><br/>基金的投资,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投资者必须有个清楚的认识,世上没有必然赚钱的基金,即使是最保守的入息基金也不例外。因此,投资者看基金回报,并不能单从收益角度着眼。因为所谓的基金回报,并非单指基金红利和基金增值率,而是基金投资一段时间后,基金产生的盈亏变化。</p><p> 基金总回报=基金的本金投资+基金增值或股息-亏损 </p><p><br/>(其中亏损包括实际投资损失和投资所付的费用,如认购费和赎回费) </p><p><br/> 投资者欲知所投资基金的收益状况,可参照下列计算法: </p><p><br/> 1、(年终基金单位持有数目×年终净资产值(NAV)-年初基金单位持有数目×年初净资产值)/(首次基金单位持有数目×首次净资产值)×100%</p><p> 假定你去年首项购入一个基金单位,首年的NAV为40,今年年终该基金的NAV已升至42。该基金在NAV增值升至41时派息,股息为每股1元,而资金盈利为5元,你以股代息,即你第二年的单位投资数目为1.045/41=0.146,因此,你长年投资基金的回报为(1.146×42-1×40)/(1×40)=20.33%。</p><p> 2、(基金期末的净资产值投资时的净资产值)/投资时的净资产值×100% </p><p><br/> 如果你计划把投资基金后所得的利息和股利进行再投资,则上式的分子还需加上这部分股息和红利。假如,你年初购1000元投资基金,以每一基金单位净资产值10元的价格认购了1000个基金单位,一年后,基金净资产值涨至12.1元,则你的投资回报率为21%;如果其间基金发放了0.50元的股利,你把这部分收益再投资,则年末的回报率为26%</p><p></p><p><font size="5"><strong>如何选择基金</strong></font></p><p><br/>在做基金选择时,投资人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br/> 一、短线炒作还是长期投资? </p><p> 根据统计,全球股市大约有70%的时间都是在多头走势中,可见长期投资股票的获利是可以肯定的。但是,在这70%的多头走势当中,有四分之三的时间都是呈现窄幅整理,真正的巨幅涨势只停留在短时间内,时间波动难以掌握,短线炒作基金的结果,一方面徒增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也可能因此错失波段的涨升行情。有鉴于此,投资人应该避免短线炒作基金,抱持长期投资的正确观念,只要选择的基金操作绩效稳健良好,长期下来自然可以发挥时间的复利效果。因此,投资人也不宜买周转率过高的基金。因为基金周转率指的是基金在一定时间之内,买进或卖出股票的频率。周转率过高,一是表示基金经理人倾向短线炒作,另一则反映基金买进卖出的交易成本较高,会侵蚀基金的获利,投资者不可不慎。 </p><p> 二、股票基金还是债权基金? <br/> 在投资组合当中,应该适度纳入固定收益的投资工具,比如定存或债券等,来分散股票市场的波动风险。倘若投资者将所有资金都放在股票型基金而缺乏风险意识,一旦市场转多为空,将因此蒙受资产大幅缩水的危险。一般来说,如果您年纪尚轻,由于距离退休还有很长的一段时间,就算短期投资产生亏损也还有机会再赚回来,也就是承担风险的能力较高,因此可以将投资组合当中的较高比重放在股票基金上面。但若您年近半百,由于已逐渐届临退休时间,因此不宜承受过高的投资风险,股票基金的比重则宜调低。 </p><p> 三、一家基金还是多家基金? <br/> 虽然投资理财专家经常提醒投资者:"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但是如果持有太多篮子,特别是这里的篮子本身已经是许多篮子的组合,管理起来也就相当不易了。在此建议投资人不要同时拥有超过六只以上的基金,因为,投资组合当中若有太多只基金容易造成重复投资的现象,非但无法进一步分散风险,反而增加管理上的困扰,还有进出场时点的问题。 </p><p> 四、如何评价基金绩效? </p><p> 首先,不只以净值高低涨跌评断基金。许多投资者买了一只基金之后,就每天关心基金价值与净值有没有增长,如果净值没有动,就会心急地卖掉这只基金,而转进其它的基金。其实,净值下跌除了市场走低的因素之外,也有可能是因为配息之故,配息过后,净值自然会下跌,但这是代表资金已经分配给投资人,并非是基金操作绩效不佳。其次,不只以绝对投资报酬率来断定基金。一个好的基金应该是要当市场空头来临时,能发挥抗跌的绩效,跌幅小于大盘;而当多头来临时,涨幅高于大盘。因此,在评断基金绩效时,不应该只以绝对的投资报酬来论断,而应该同时考量相应大盘指数的表现,才能客观地评断该只基金的绩效表现是否稳健良好。</p><p></p><p>开放式基金风险解读</p><p><br/>开放式基金不同于银行存款,它是一种有风险的投资。对某一具体开放式基金而言,它除了具有证券投资基金的共性风险之外,还有其特殊的风险。作为理性投资者,应该奉行以风险为决策基础的投资理念,主动选择适宜的投资品种,使其与自己的风险偏好相吻合。投资开放式基金,正确把握开放式基金的风险是完成开放式基金投资决策的重要前提。 </p><p><br/> 投资者持有基金份额的价值会因所投资的基金的市场价值的变化而变化。影响基金价值变化的因素有多种,这些因素可称为基金的风险因素。根据不同的风险因素,开放式基金风险可分为以下几种:1、市场风险:由于市场参数的不利变化所引起的投资收益的可能的损失。2、集中风险:投资过分集中于某一行业或一组密切相关或特征相似的资产,造成投资组合的结构失衡,损失概率从而增加。3、宏观风险:宏观环境的变化对投资造成的直接或间接的可能损失。4、流动性风险:不能以合理的成本及时对某一不利仓式进行弥补操作,或不能以合理的成本及时对交易提供资金支持下,或投资人集中赎回时造成的可能损失。5、操作风险:因人员操作失误、技术误差或设备运行故障可能造成的损失。这些风险是任何开放式基金都具有的共性风险。除了开放式基金的共同风险之外,不同的基金品种还有其特定的风险。我国各基金公司即将推出开放式基金均为国内股票基金,主要投资于国内发行的股票和国债。因此,即将推出的开放式基金还会面临上市公司的运作风险和利率风险。显而易见,上市公司的经营问题会直接影响其股票价值,利率的调整会引起债券价值的变化,二者都会对基金价值产生影响。 </p><p><br/> 对开放式基金风险分析还应该考虑基金管理人的风险管理能力。基金运作的水平取决于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水平。在购买基金之前,要研究拟购买基金的管理团队,尤其是基金主要投资和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背景、学识和个人从业经验和过往业绩,从而判断基金的风险管理水平。 </p><p><br/> 对开放式基金的风险分析的关键是获得足够的风险信息,开放式基金的《招募说明书》是重要的信息源泉。它包含了基金的投资目标、投资策略、风险因素,管理人状况等内容,建议广大投资者认真研读,从而客观把握各种开放式基金的风险状况,为实现投资决策科学化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p><p></p><p><font size="5"><strong>什么是基金投资“七宗罪”</strong></font></p><p><br/>随着基金品种越来越多,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基金的确是一门学问。在做决策之前投资人应该留意,避免以下七种错误,我们称之为基金投资的"七宗罪"。<br/> 之一:漫无目的<br/> 每个人投资都有不同的目的,必须与自身的期望回报和投资的时段联系起来考虑。例如,服从于个人退休计划和投资于子女教育的基金组合就有很大的区别。当你设定长线投资目标时,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指数,比如上证A股指数、上证国债指数等等。在考虑市场风险的基础上,将其作为你所投资的业绩基准。<br/> 谨记自己的投资目标,不要因为市场短期的波动而忧心忡忡,坐立不安。当你发现某只基金的表现长期落后其业绩基准并且风险很高,就要考虑把其替换出局。<br/> 之二:费用过多<br/> 购买基金的时候,要考虑相应的费用,包括认购费、赎回费、转换费、管理费等。基金费用直接影响基金的回报率。经考察,在美国市场的同类基金中,费用率比较低的基金往往有较好的长期回报。<br/> 之三:经常买卖<br/> 不可否认,根据市场时机的变化进行波段操作也是一种投资策略。但要做到每次都如鱼得水地高卖低买是很困难的,除非你是像索罗斯那样的投资高手。所以,要卖出基金或在同一系列基金中进行转换,一定要有足够充分的理由,例如你的投资目标发生了变化。<br/> 之四:过于分散<br/> 目前,多数个人投资者仅仅投资于单只基金。随着基金品种和数量的日益丰富,投资于多只基金,构造个人的基金投资组合将成为一种趋势。<br/> 构造组合时,要避免过于分散。在选择基金的时候,长期回报很重要,因此你的投资组合中应包括核心基金和非核心基金。所谓核心基金部分,是指能够提供稳定回报的基金,应该占整体组合资产的60%到70%。余下非核心部分,可以投向一些投资风格"有激情"的基金,例如高成长的股票基金或者新兴行业基金。<br/> 之五:雾里看数字<br/> 选择基金的时候,不要仅仅停留在各种数字的表面。挑选基金远不是追逐漂亮的高净值增长率等数据那么简单,还需要了解基金经理的动向、基金的投资风险是否增加、投资风格有没有改变等问题。<br/> 此外,衡量风险时,不要单纯考察基金自身的波幅,而应将其与同类基金的波幅进行比较。因为不同类型的基金承受不同的风险,例如,专门投向蓝筹股的基金与集中投资小盘成长股的基金,其风险就有很大差别。<br/> 之六:对分散投资的误解<br/> "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基金投资。但构造基金投资组合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基金的投资方向是否分散于不同行业类型的股票。倘若所投资的多只基金依然集中投资在同一类行业的股票上,则并不能真正地分散投资、降低风险。<br/> 之七:买了之后不闻不问<br/> 购买基金后,不要搁置一边不闻不问,而要定期观察你的基金投资组合,对自己的投资负责任。因为基金投资策略、个人投资目标以及承受风险能力的改变,都可能需要你重新调整投资组合。基金能否赚钱固然重要,但终极目的是实现个人的投资目标。</p><p></p><p><font size="5"><strong>对一些常用基金术语的通俗解释</strong></font></p><p><br/>建仓: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就是指一只新基金公告发行后,在认购结束的封闭期间,基金公司用该基金第一次购买股票或者投资债券等(具体的投资要示该基金的类型及定位来确定)。对于私人投资者,比如说我们自己,建仓就是指第一次买基金。</p><p>持仓:即你手上持有的基金份额。</p><p>加仓:是指建仓时买入的基金净值涨了,继续加码申购。</p><p>补仓:指原有的基金净值下跌,基金被套一定的数额,这时于低位追补买进该基金以摊平成本。(被套——简单的说就是投资人以某净值买入的基金跌到了该净值以下。比如1.2元买的跌到了0.98元,那就是说投资人在该基金上被套0.22元)</p><p>满仓:就是把你所有的资金都买了基金,就像仓库满了一样。大额资金投入的叫大户,更大的叫庄家;小额资金投入的叫散户,更小的叫小小散户。</p><p>半仓:即用一半的资金买入基金,帐户上还留有一半的现金。如果是用70%的资金叫7成仓…可依此类推。如你有2万资金1万买了基金,就是半仓,称半仓操作。表示没有把资金全部投入,是降低风险的一个措施。 </p><p><br/>重仓:重仓是指这只基金买某种股票,投入的资金占总资金的比例最大,这种股票就是这只基金的重仓股。同理如果你买了三只基金,有70%的资金都投资在其中一只上,那么这只基金就是你的重仓。</p><p>轻仓:反之即轻仓。</p><p>空仓:即把某只基金全部赎回,得到所有资金。或者某人把全部基金赎回,手中持有现金。</p><p>平仓:平仓容易和空仓搞混,请大家注意区分。平仓即买入后卖出,或卖出后买入。具体的说比如今天赎回易方达价值,等赎回资金到帐后,又将赎回的资金申购上投成长先锋,相当于用调整自己的基金持有组合,但资金总额不变。如果是做多,则是申购基金平仓;如果是做空,则是赎回基金平仓。</p><p>做多:表示看好后市,现以低净值申购某基金,等净值上涨后收益。</p><p>做空:认为后市看跌,先赎回基金,避免更大的损失。等净值真的下跌再买入平仓,待净值上涨后赚区差价。</p><p>踏空:由于基金净值一直处于上涨之中,净值总是在自己的心理价位之上,无法按预定的价格申购,一路空仓,就叫踏空。</p><p>逼空:是指基金涨势非常强劲,基金净值不断抬升,使做空者(即后市看跌而先期卖出的人)一直没有好的机会介入,亏损不断扩大,最终不得不在高位买入平仓。这个过程叫逼空。</p><p></p> |